《金山》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金山石和金山石雕

 
来源:金山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金山采石 (摄影:郑思年)

金山石雕始于晋,盛于明清,近现代以来,凭借众多能工巧匠的绝艺,金山创造出涵盖生活与艺术的众多石雕、石刻制品,以绚丽多彩的形态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享誉四海。2007年,苏州金山石雕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金山采石和石雕历史

吴中金山,位于苏州城西,天平山东南端,距离木渎古镇仅咫尺之遥。明人杨循吉《金山杂志》说:“山高可五十丈,巉巉高耸,皆碧绿色,或至十余丈,有壁立之势”。《木渎小志》说:“金山,在天平东南,初名荣坞山,晋宋年间凿金,易今名。五代隐士陆遹镌‘最胜’二大字。明杨循吉有《志》。自明季采石,旧迹多残毁,不可复考。”其实不仅是金山,木渎周边的天平山、灵岩山、焦山、高景山、开山、象山、天池山、横山等处,同样有品质优良的花岗石,方圆面积不下五十公里。历史上不断开采的金山石,实是金山及其周围山区所产花岗石的统称。金山石呈青灰色或青白色,晶粒细密、质地坚硬、不易风化,且耐酸耐腐蚀,抗压力强,为我国建筑石料中的精品,与太湖石、澄泥石同为苏州吴中石之三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自给自足的农耕年代,附近村民依托金山石矿的优质资源纷纷以石为业,至近现代发展成阵容强大的石匠群体。

金山采石与石雕可追溯至一千八百多年前,在苏州盘门外的汉末孙策墓地,考古发掘曾发现陵墓楣石,历经风雨剥蚀,仍可依稀分辨出其正面浮雕的龙、虎、人物等形象。两晋南朝,金山石开采达到一定规模,而且石质的优良已被认识,所以会产生“凿石得金”的传说。此后屡开屡禁、屡禁屡开,金山石开采逐渐扩大。

从现有历史遗存看,宋及宋以前,金山石用于石雕的领域尚不十分宽泛,在农业生产、建筑柱础、水利设施及桥梁工程的建造中,既有采用花岗石的,也有采用青石、武康石的。苏州定慧寺巷罗汉院遗址保存有宋代花岗石柱、柱础等二十余件,其上都有雕饰——石柱浮雕云纹、气纹、蛇纹、卷草纹、花卉纹等,柱础呈花鼓形,雕花草类植物,纹饰简约,雕工细腻。定慧寺内还有多件以青石制作的箱形门枕石,正面浮雕菊花,侧面浮雕动物、鱼纹、灵芝纹等,构图、雕饰反映出江南水乡清新秀丽的显著特点。位于苏州城东的望星桥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原为武康石砌筑,重修时武康石、青石、花岗石兼用,桥面栏板雕有动物图案,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

现存以青石镌刻的宋代石碑数量众多,著名的有《平江图》《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等“四大宋碑”,还有苏州玄妙观内的《吴道子画老君像》碑、米友仁书《吴郡重修大成殿记》碑等,显示出吴地书画与雕刻工艺珠联璧合的造诣之高。现吴中区天池山有建于元代的寂鉴寺,其石殿石屋的形式,既受北魏以来石窟寺的影响,又具有元代的工艺特点,结构严谨、制作精良。石屋内佛教造像依山崖凿成,线条粗犷,气势逼人;石殿顶部石构藻井层层叠叠,层次丰富,色彩华美。这种就地取材构筑的元代石构仿木建筑与石像造型艺术,为全国所罕见。在与天池山相连的花山上,以高浮雕技法依山石而雕凿的高达八米的大接引佛,形象生动,手法简约,凸显出极高的佛像艺术造诣。

明代以后,金山石被广泛应用于周边地区的各类建筑和桥梁等。金山石开采规模日趋扩大,嘉靖年间已延伸至灵岩山一带,奇峰怪石被采去大半,后经有识之士奔走呼吁,万历年间由官府勒石禁止。今天,我们仍可在灵岩山看到榷部马之骏的摩崖石刻“永禁开采”四个大字。从吴中地域众多的历史遗存中,可以领略石匠不同凡响的技艺。洞庭西山石公山归云洞中“送子观音”等石雕像,虽经岁月石匠们交流技艺和业务信息之地。

天池山寂鉴寺

花山大佛

金山石雕艺术有限公司在建造的百凤桥 (摄影:梅详根)

金山石雕艺术有限公司建造的灵岩山寺石牌楼 (摄影:梅详根)

民国初年,质地细腻的金山石与金山石雕更是声名远播。1918年,从金山开采出净重二万五千斤的巨石,遂运往浙江湖州砚山制作陈英士烈士墓碑。自1926年始,南京建造中山陵,金山南周家郎村的汤根宝和石城村的陈根土率领二百多名金山细石匠,运送十万块金山石料至中山陵工地,用以铺设陵门、墓室、碑亭、牌坊、侍卫室、甬道、地坪、踏步和三百九十二级台阶。之后,他们又按要求修复了南京灵谷寺阁楼、石塔等。1931年,金山浜宕户周金泰的把宕师傅石金泉为南京钟山廖仲恺陵墓开采净重十余吨巨石。这些举国关注的工程,使金山石的声名大振。1932年,苏州石业公所改称石业同业公会,会址设在苏州玄妙观内的方丈殿,由望星桥顾复兴石铺业主顾梅亭任理事长,城乡参加行业组织的石作会员达四十五家,其中城区二十五家、乡二十家,麾下共拥有细石匠一百四十三名。其时,位于藏书乡的焦山也大量开采金山石,大量的金山石料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上海,成为万国楼、万国公墓等西洋建筑的上好材料。《木渎小志》记载:“金、焦两山产区石料遍售江浙,自沪上洋商采办,销路益广。”

二、金山石雕在当代的发展

1949年后,金山石矿的开采几经曲折,波浪式向前发展。1952年10月成立石料公司,先后承接上海人民广场、中苏友好大厦、上海南汇和宝山海塘、鲁迅纪念馆、上海革命纪念馆等工程的采石、石料加工和安装业务。1956年,一些私营石号组织起来,建立了几家规模较大的石厂,并在1958年成立金山、藏书、枫桥三家大石厂。许多民间知名石匠也陆续被吸收进国营或集体石料企业,在这些企业的引领下,石雕艺人的技艺水平、艺术素养也有了一定提高。他们在传统石雕工艺中融入现代科技,形成了壁景、挂屏、座屏等几百个品种,一千多种规格的产品。当时,木渎金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石匠一度多达二万余人,其中专事精细加工和雕刻的细石匠逾四千人。这些大石厂曾三次受命派遣众多石匠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等北京十大建筑施工建设,其中龚金木、程全南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图案“鸦片战争”版面纹饰的雕制。工程结束后,龚金木、程全南、唐福生、傅阿三等老一辈艺人协助创建了北京建筑工艺雕刻厂,方海根、陆三男、包根泉、李金泉、陆根寿、杨小男、杨金海、顾水元、戈夯大、王才男、方根泉、何根金等几十名年轻石匠继续留京,成为北京建筑工艺雕塑厂、解放军后勤部直属大理石厂、北京建筑公司等企业的石雕技术骨干,方海根成长为北京建筑工艺雕塑厂厂长。苏州石料公司还曾派出精干的石匠队伍,参加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南京邓寅达墓与五台山体育馆、上海中苏友好大厦、杭州红太阳纪念馆等国内著名石料工程建设和石饰品雕塑工程。

“文革”初期,市场低迷,石业不兴,金山矿区于1969年解体。1970年代,随着拨乱反正、重振产业的进程,金山、枫桥两地石匠再次集聚起来组建了石雕企业。这些企业挑选能干的青年石匠进入上海、南京等地的艺术学院深造,学习掌握石膏、玻璃钢制模技术,革新石雕工艺,改进雕刻刀具、加工工具和设备,还引进点线仪、电锯、电钻和磨光机等。何根金等青年艺人率先恢复仿古题材石雕产品制作,在抢救和保护传统石雕技艺的同时,大大提升了金山石制品的雕塑艺术品位。

金山石雕艺术有限公司建造的天凤亭

吴福云与艺术院校合作的石雕塑“王安石”石像

1980年代,金山石矿产逐渐进入全盛期。1985年,原金山石料厂分解为第一、第二石料厂和建筑工艺雕塑厂三个企业,年工程用石一百五十万吨、料石五万吨,石料产品不下百种。专业制作各类建筑雕塑、城市装饰雕像及石雕工艺品的金山工艺雕塑厂,员工整体艺术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他们挖掘和继承传统石雕艺术,雕制的作品大至上千斤,小的似手指,石狮庄重威严,石马引颈长嘶,石灯镂空剔透,观音面目慈祥,惟妙惟肖,深受日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外商、华侨及香港、台湾等地客商青睐。有一位日本大阪客商,为装饰新建的八楼正厅,在广交会上订购了13.5平方米的金山石浮雕“双龙戏珠”,并执意要求镌刻上制作者的姓名,青年石匠郁祥林和吴寿云破例署上“郁鳞”“吴云”名款。1987年,金山石匠为中国银行苏州支行制作全套石栏杆、贴面、石狮等。这些雕塑与民国时期上海中国银行的布局及造型如出一辙,被评为十大街景名建筑之一。1988年,金山第二石料厂承接了苏州火车站广场工程,其中由金山石匠创制的磨光花岗石板,以细密的结构与美丽的晶粒分布竟可与大理石比美,因而成为苏、沪等城市高级宾馆、商场贴墙、地坪建筑的抢手货。至1980年代末,仅金山石矿的开采和加工企业就有二十七家,年产各类花岗石料五百一十余万吨。

但是,金山石开采如火如荼、石雕业兴旺发展的同时,因一度管理失控,也导致了山林生态的巨大破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为保护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青山绿水,1999年12月,当地政府不得不全面禁止金山石矿的开采。

世纪之交,国有、集体石料企业纷纷改制,一些细石匠也从原企业分离出来,建立了民营石雕企业,如苏州金山石雕艺术有限公司、苏州枫桥石雕工艺厂、苏州吴云雕塑工艺厂等。他们依靠常年积累的石料储存,继续从事金山石雕,各自发挥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续写着金山石雕新篇章。苏州金山石雕艺术有限公司承接了众多石雕工程项目。其中既有与雕刻装饰紧密结合的桥梁建造工程,如泰州凤凰河上的花岗石百凤桥、莲花桥;又有石牌楼、石雕塑,如木渎古镇入口处的大石牌楼、灵岩山寺牌坊等;还有石装饰和城市景观石雕,如上海美术馆和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大楼主体建筑外墙及石拱门装饰等。苏州枫桥工艺石雕厂在继续发挥“苏式”石狮的优秀传统技艺的同时,还先后承担了苏州重元寺、孙武苑、园区李公堤等石雕工程,其中有重元寺10米高的青石经幢浮雕“二龙戏珠”;孙武苑的高达4.5米高的孙武石像;李公堤凌云桥中孔两侧3.5米高的石雕“鲤鱼跳龙门”以及五福桥两侧的石浮雕“福、禄、寿、禧”等。苏州吴云雕塑工艺厂与著名美术院校雕塑家合作,在城市雕塑中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子,其中有 “院士张钟俊”和“弘一法师”的石肖像、“王安石”石雕塑等,提升了金山石雕技艺在城市雕塑中的艺术表现力和影响力。

三、金山石雕的八大绝技

石雕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兼具美术雕塑和工艺技巧的双重意蕴。近百年来,在金山石雕从兴盛到全盛的发展进程中,涌现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工匠群体,他们个个身手不凡,各怀绝技,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与出色的才艺倾倒了众多业内外人士,也使积淀深厚的金山石雕技惊四海、声名远扬。

绝技之一,采石。金山石匠十分珍惜“金山”这个世代石匠的衣食饭碗,他们惜石如金,形成了看石、采石的绝技。采石首先要看石纹石脉,俗称看“丝缕”,尤其要看是否有隐藏的纹脉(俗称“水纹”),如有隐纹和水纹的山石肯定出不了大料,这需要石匠有一双火眼金睛。采石高手可以站在高处举锤敲打眼睛几乎看不到的钢凿,俗称“扒锤”。民国时期,石金泉、徐筱棣师徒均为采石高手,师傅石金泉曾开采过十余吨重的整块大石料,后被用作廖仲凯的墓碑。徒弟徐筱棣成为当代吴县采矿公司的采石大匠,专门传授石炮点火和划线技艺。他总结出“三个自由面”取石法,即在山宕或石壁凿取料石时,必须先选择三个平面,然后作“库子”,再通过劈石或打炮眼放小炮,使料石与岩体分离。这种采石方法被视为经典而广泛采用。

绝技之二,劈石。在没有机械切割的年代,劈石技艺的高低显得至关重要,它同样直接影响到出材率及制作成本。大料石从山体上取出后,需要按成品制作要求分割、分解成若干坯料。技艺高超的金山石匠在切断一块如八仙桌大小的大料石时,只需选择一个平面,在平面上列作几个“库子”,放上“胀鐥”,然后高举24磅大锤,一锤下去,石料能齐刷刷一断为二。1958年,徐筱棣曾为来苏州考察的苏联专家代表团表演过这一劈石技艺,当一锤下去巨石一分为二时,博得了现场围观者经久不息的掌声。

绝技之三,左右开弓。传统的石狮雕刻,难度最大的是制作成对雌雄石狮,需要做到形貌相同,规格一致。这在尚未引进石膏模具制作工序、缺少点线仪等先进技术手段的时期是个大难题。民国时期的金山石匠盛水大有一套“左右开弓”绝技,可以左右手分别握锤,右手雕凿雄狮,同时左手雕凿雌狮,竟能达到雌雄狮如出一辙的艺术效果,一时传为佳话。

绝技之四,狮口含珠。苏式传统石狮的特点之一为口中含珠,这颗石珠在雕琢完成后需从石狮口中嵌入。因此,除石狮舌头须雕琢成球弧形外,呈圆形的石珠须留有一处最小直径,而狮子开口处须备有与石珠最小直径相应的间距,然后将珠子最小直径处对准开口间距最大处轻轻用锤子敲入,做到恰到好处,这样石珠一旦进入石狮口内,就再也无法取出。

绝技之五,“冰梅纹”石墙砌筑。所谓“冰梅纹”是指其形状似碎冰状或呈梅花状,这种纹样不仅要做到有规律地参差排列,而且要使拼缝连接处不留任何加工痕迹。这是石匠加工砌筑的高难度绝活,非顶尖高手不敢问津。现苏州灵岩山后花园西侧围墙尚保存有较为完好的“冰梅纹”石墙若干段,这是晚清和民国时期金山石匠留下的遗迹,至今常令业内外人士啧啧称奇。

绝技之六,“断柱接柱”。民国年间,金山石匠在建造南京中山陵“博爱”牌坊,其两根柱子有五六米高,孰料一根柱子被出样师傅误断成六英尺。因工期迫在眉睫,承办方急得直跺脚,从上海特意请来一位总工程师,查看现场后说了句“看来只能另找材料”就扬长而去。众人面面相觑,承建老板更是一筹莫展。这时,一位金山石匠表示有办法解决,他居然以雕花作为两根柱子的装饰,一根断柱一雕花作榫,天衣无缝地接上石柱,看上去两根石柱完全相同。这一“断柱接柱”绝活,成为近代石料建筑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迹。

绝技之七,巧建石拱桥。按常规,建造石拱桥一般均要搭建脚手架或木支架,以防止拱顶合拢时可能产生的坍塌。技艺高超的金山石匠常常成竹在胸,不需搭建任何脚手架或支架,照样将拱形石材拼接得严密合缝,所筑桥梁既美观又坚固。如横塘彩云桥、宝带桥等的修建就是一例。

陶龙海石狮 (摄影:梅详根)

绝技之八,摩崖石刻、碑刻。摩崖石刻、碑刻分文字和图像两类,其中文字凿刻需要石匠具备深厚的书法造诣,以钢凿代笔,接刀处不留斧凿痕,刻凿深浅恰到好处,酷似书法运笔,游丝枯笔均能反映原作风貌。民国时期顾竹亭便是专事摩崖石刻的高手匠人。章太炎先生曾亲书对联“班氏功名诗投笔,鲁公碑志有传人”相赠。当代石匠何根金承接的泰州凤凰河景观带石料工程,其中长廊内九百九十九幅的石刻图像,以《水浒》《西厢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为题材,精湛的雕刻技艺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称赞。

四、金山石雕的地域特色

金山石雕涵盖石雕应用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以实用为主的建筑、桥梁用石雕,也包括石狮、人物雕像等艺术石雕,还包括景观石雕、装饰用石雕与摩崖石刻、碑刻等;不论粗作、细做,不论重雕、重刻、浮雕、圆雕,也不论阳刻、阴刻,均能体现出它的精致与灵秀。

金山石雕制品多彩缤纷,技艺特征和艺术风格可以精致、俊秀概括,精致指的是技艺,精细、精密、精湛,从用材到工艺道道体现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以达到精美、精妙、精巧的工艺与艺术效果;俊秀指的是外观艺术特征,灵巧、秀丽、秀雅,从构思创意到造型布局处处展露出化浑厚为俊秀、化粗犷为灵动的神韵气质,体现出精致细腻、鲜活生动、灵秀俊逸的江南地域文化特色。

这种精致、俊秀反映在石桥上尤为突出。素有“苏州第一桥”之称的宝带桥,全长三百多米,犹如一条长虹,横卧在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上。它是一线平桥,无柱无栏,五十三个半圆形桥孔,与水中倒影正好合为圆形,在河水的波光鳞影衬托下越显灵动飘逸。

历代金山石匠为苏州建造了众多精巧秀丽、多姿多彩的石桥,有的石阶连云、气势不凡,有的迂回曲折、富有情趣,有的浑厚朴拙、平坦舒畅;更有古典园林中的曲桥、廊桥、富有诗情画意,文人雅趣。在这些石桥的勾栏、望柱、栏板上,多会有一些简约隽秀的雕饰,常见的有浮雕莲花、如意、绣球、方胜、双钱、祥云、百吉、海棠、佛手、葫芦、仙桃、缠枝花草等,尤其是桥栏柱头的小石狮,精致玲珑,生动活泼。

由苏州金山石雕工艺有限公司建造的百凤桥、莲花桥,则展现出当代金山石雕的精致与多彩。百凤桥位于泰州凤凰河城壕交汇处,全长六十余米,通体使用金山花岗石,浮雕九百九十八只凤凰图案,桥栏柱头为“飞凤鹏程”,柱杆为“梧桐取凤”,桥栏为“凤求凰”,桥头步引平台上为“凤戏云”,桥两侧立面为“丹凤朝阳”,可谓蔚为大观。莲花桥坐落于泰州凤凰河银杏园和葫芦岛之间,单孔拱形,以质地细腻的白矾石打造,桥长五点八米,宽二点四米,通体以不规则造型雕满复瓣状莲花与莲蓬,高低错落,莲梗间游鱼穿梭,鱼化龙戏水跃波,于飘逸中现灵动,在变化中见俊秀。

名闻遐迩的苏州碑刻同样体现出精致与俊秀。宋代王致远摹刻《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双钩勒石、刀口精确、刻法细腻、点划清晰,已成为国宝级重点文物。当代重建的胥口镇胥王庙“孙武事迹”八幅碑刻,以剔地取线法琢刻画面,长短线、曲直线、斜线、涡线刚柔相济,或婉转、或流畅,充满着灵秀之气;由张士东、朱大霖、钦瑞兴、唐信孚四位书法家书丹,名匠雕刻的《重修胥口胥王庙记》《重建胥王庙记》和《胥口伍相国祠志庆碑》等碑刻,以刀代笔,精雕细刻,保留了书家原有的笔意风姿、节奏韵律,苍莽遒劲、落落大方,再现了传统石刻的精细灵秀之气。

石牌坊、石牌楼亦是金山石雕的重要表现形式,由檐楼、立柱、夹柱石、额枋等部件组成、并在立柱、额枋、石板等处雕刻纹饰或镌刻书体,优美、轻健、精巧。木渎天平山有座“高义园”,为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归葬之地。园内牌坊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为乾隆下江南时御赐。牌坊为四柱三门,四柱冲天,柱头上半部雕有云龙,额枋上题乾隆御笔,额枋下部有精细挂落装饰,古朴简雅、清丽秀美。当代金山石匠建造的石牌坊有天平山“高义园”内的“先忧后乐”牌坊、木渎镇石牌楼、灵岩山寺牌坊等。其中,建于1989年的“先忧后乐”牌坊以花岗岩建造,为仿木结构,四柱三门三层重檐屋顶式,主副楼坊顶飞檐翘角,气宇轩昂;居中上下两道额枋分别阴刻范仲淹名句“先天之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牌坊结构复杂、装饰却纯净素雅,线与面棱角分明,备显古意盈然。

形式多样、仪态万方的石亭,也同样显露出金山石雕的精致与俊秀。石亭有方顶,有圆顶,也有六角顶;顶有单层,有双层。当代金山石匠建造的挹彩亭、天凤亭、款云亭等,凸显了方与圆的石亭建造艺术。挹彩亭位于吴中通安大石山,地势居高临下,设计者因地制宜,建造的石亭为六角顶六圆柱,亭顶六只翘角高高昂起,线条挺拔,轮廓优美,在山脉之中显出旷达豪迈气质。天凤亭以圆为基本造型,亭台却方为基础,天圆地方,相互映衬;盖顶、亭盖、亭台分别饰以凤凰、牡丹、百鸟等图案,纹饰简约而精致,上下呼应、和谐协调,体现出俊秀高雅之气。款云亭则以双层六角造型出彩,亭顶重檐翘角、气势不凡,且直线、横线、弧线,平面、曲面、弧面有机组合,于稳重大气之中体现出轻巧与灵动。

城市景观石雕和装饰石雕等形式在当代得到了发展,它是传统石雕技艺与现代雕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苏州金山石匠与著名美术院校雕塑家合作的项目逐渐增多。枫桥工艺石雕厂与浙江美术学院合作的《民族大团结》巨型石雕,高20多米重达100多吨,主体为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三个健康美丽的姑娘,塔座以的“叼羊”“葡萄园”“牧马”“民族舞”4幅各12平米的浮雕组成,展现出阳刚与阴柔的和谐美。吴云雕塑工艺厂参与杭州亚龙雕刻艺术有限公司策划的一系列景点和城市石雕塑,既有位于浙江奉化溪口的《王安石》《二虎听经》等,还有位于浙江上虞的大型花岗石浮雕《虞舜文化》《舜耕》等。这些石雕作品以生动感人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细微的石雕技艺展示出当代金山石匠们继往开来的不凡成果。


文章来源:金山 网址: http://jinshan.400nongye.com/lunwen/itemid-49439.shtml


上一篇: 谈话剧表演角色的构思与体现
下一篇: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_绿水青山造福人民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金山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